行业快讯
智慧医疗离实现和推广还有多远?

【浏览字体: 】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8-05-25 00:00:00 浏览量:

  智慧医疗是智慧城市战略规划中一项重要的民生领域应用,也是民生经济带动下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点,其建设应用是大势所趋。智慧医疗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融合管理部门、医疗机构、服务机构、家庭的医疗资源及设施,创新健康管理和服务模式,建立全息全程的医疗健康动态监测与服务体系。
  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能够帮助医院实现对人的智慧化医疗和对物的智慧化管理工作,从而使“智慧医疗”得以实现和推广。

 智慧医疗体系架构

 1、应用服务平台
  智慧医疗卫生应用服务平台主要由智慧医疗公众访问平台构成,通过居民健康自助门户搭建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一体化居民健康服务体系,对居民的健康状况,疾病发生发展和康复的全过程实现监测与评估,从而提供健康咨询和自我健康管理等服务。还可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获取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实现日常的医疗咨询以及健康和用药提醒等。
  2、应用支撑云平台
  1)服务平台层:主要包括智慧云服务平台和智慧云数据中心。
  智慧云服务平台是医疗行业的一体化平台,以服务的方式完成医疗卫生机构的数据采集、交换、整合,通过提供统一的基础服务实现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以电子病历为基础,慢性病防治为重点,决策分析为保证”的智慧云服务,实现医疗机构的互联互通,建立智慧医疗数据中心;
  智慧云数据中心是在统一的核心数据框架建立的前提之下,基于国家标准进行建设的,能够完成医疗机构相关信息的汇聚整合,支撑居民健康信息的共享。同时,通过对海量医疗数据的挖掘、分析,辅助管理者进行有效决策。
  2)基础支撑体系:主要由运行支撑平台和基础设备组成。
  运行支撑平台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基础中间件,提供资源虚拟化中间件、应用服务中间件、数据库中间件; 二是运行支撑服务,其通过向下实现对基础设施的有机整合,提供云计算和云存储功能,解决分散资源的集中管理以及集中资源的分散服务问题, 有效支撑各类感知资源和数据实现面向服务的按需聚合应用,支撑高效能海量数据的分析处理。
  基础设备层主要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交换机等。
  3、基础设施平台
  主要由智慧感知层和医疗卫生专网组成。
  其中,智慧医疗卫生感知层涉及不同种类的传感器及传感网关,实现对医疗卫生对象的识别与医疗卫生资源的采集。
  医疗卫生网络主要采取运营商统筹、专线接入以及Internet经VPN接入等三种接入方式。同时,在充分考虑与智慧城市其他领域网络的融合性、共享性和安全性等问题的情况下,实现整个智慧城市网络的传输与统一 管 理。
  4、标准规范体系
  标准规范体系是智慈医疗建设的基础工作,也是进行信息交换与共享的基本前提。
  在遵循“统一规范、统一代码、统一接口“的原则下进行智慧医疗建设,通过规范的业务梳理和标准化的数据定义,要求系统建设必须严格遵守既定的标准和技术路线,从而实现多部门(单位)、多系统、多技术、以及异构平台环境下的信息互联互通,确保整个系统的成熟性、拓展性和适应性,规避系统建设的风险。
 主要包括: 智慧医疗卫生标准体系、电子健康档案以及电子病历数据标准与信息交换标准、智慧医疗卫生系统相关机构管理规定、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规定、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介入标准、医疗资源信息共享标准、卫生管理信息共享标准、标准规范体系管理等建设内容。
  5、安全保障体系
  智慧医疗主要从六个方面建设安全防护体系,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和安全管理,为智慧医疗卫生系统安全防护提供有力技术支持。通过采用多层次、多方面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实现全面的防护、检测、响应等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智慧医疗体系整体具备安全防护、监控管理、测试评估、应急响应等能力。

智慧医疗建设之路还有多远

1、智慧医疗建设在政策上日趋完善
  自2014年开始,围绕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的相关文件密集出台,为我国智慧医疗的建设奠定了政策基础。
  ●《关于印发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出,要推进智慧医院,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
  ●《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围绕解决看病就医难题,以便利医疗服务、惠及城乡居民、壮大健康产业为目标,以医疗服务信息标准化、检验检查结果全国互认为基础、推广远程医疗;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智慧城市”;
  ●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提出构建以人为本、惠及全民的民生服务新体系;
  ●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强调要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的作用,实现“智慧医疗”。
  2、医疗健康大数据积累日益增多
  智慧医疗的核心价值是基于数据共享、协同,在信息化建设基础上,医疗机构积累了丰富的电子病历数据,涵盖医疗健康全生命周期,为区域协同医疗、互联网医疗、远程医疗等应用的信息共享奠定了基础。
  同时,互联网+医疗的新服务模式积累了大量真实世界数据,为未来更精准的医疗服务资源配置、医疗服务供给等智慧医疗服务带来巨大机遇。
  智慧医疗是围绕医疗服务,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集成创新为驱动,以产业变革与协同为载体,如医疗机构自我变革、信息技术产业转型,金融保险深入服务,药品、材料供应链服务变革供应模式,健康相关产业,医疗装备(含便携可穿戴设备)等产业聚合,共同推动发展。
  3、医疗服务产业升级初现
  “互联网化”的医疗机构不断增多,由内向外的医疗服务产业自身变革动力推动的产业升级初现。以改善医疗服务为切入点的各级医疗机构纷纷推出互联网医疗服务,包括协和医院这样的全国顶级医院都在积极拥抱互联网,除BAT互联网行业巨头外,国内较大规模的医疗IT服务供应商也纷纷推出医院互联网智慧医疗应用,各类第三方以智慧医疗服务为专注的互联网创新企业和产品纷纷涌现。
  4、智慧医疗装备发展迅猛
  基于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医疗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小型便携式、智能化的医用设备、健康管理设备制造业也在智慧医疗的带动上蓬勃发展,尤其以运动、心律、血压、血糖、睡眠等监测为主的各类医疗装备较前几年有了成熟发展,结合手机App产品的移动应用不但提高了此类装备的消费量,还积累了海量的生活化数据,使数据服务类产业逐渐增多。
  5、优化资源布局、改善医疗服务体验
  看病就医难题是我国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合理,流动不充分导致的。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医疗服务,为医疗服务的“供需匹配”带来十分有价值的解决方案,智慧医疗最显著的成效是改善患者医疗服务体验。通过智慧医疗服务模式,借助互联网技术,将医院围墙打开,将院墙内的资源向社会开放,实现信息共享,建立一个虚拟化的客户服务体系,放大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
  6、产业发展和产业形态升级
  从应用领域看,智慧医疗首先带动了从医疗向外辐射的医疗产业链,如健康体检为主的预防性健康管理,以老年群体养老养护为主的医养结合,居家社区慢病康复管理等,将医疗健康服务的理念从认知提升到实践,促进了整合的医疗保健体系建立,虽然还是一些小规模或试点性试验,但示范意义重大,能够真正推动分级诊疗秩序的形成。
  从产业辐射来看,智慧医疗的应用成效带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如IT技术行业的过渡和转型,金融保险服务业转型,传统社交网络转型、医疗电子商务转型。医疗服务是一种专业化程度高、信息不对称特性明显的行业,因智慧医疗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推动,传统行业纷纷聚焦医疗。
  传统医疗IT产业从技术供应商向信息服务转型;金融保险企业投向和借助健康管理机构,利用信息化手段和数据服务对客户进行健康管理,控制保险支出,并与传统医疗IT行业进行战略投资,促进产业整合;健康和医疗相关的产业,如药品零售、医疗器械、个人用医疗装备等产业的拉动效应已经显现。
  目前智慧医疗建设之路中的不足
  1、智慧医疗认识的差异化问题
  医疗服务体系复杂,专业性极强,关系每个人的生命健康,要有基本的规则和规范底线,技术的创新驱动,产业的创新机制驱动都要符合核心业务的内在规律,对这个规律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在自我变革的过程中遇到技术、经济、社会的变革,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和分布实施。
  2、智慧医疗规则尚需完善
  智慧医疗相关应用规范尚在探索,还不完善。
  传统医疗服务业态的规则是经历一个长期过程才逐步建立和完善,保障应用的安全和规范是医疗健康服务优先重要的标准,如各类应用所使用的技术手段尚无专业机构认证和准入、一些信息的智慧医疗服务模式还无质量管理规范。

总结

智慧医疗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做好顶层设计至关重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完整设计、分步实施的智慧医疗建设规划。循序渐进、规范标准、培训指导、不断提升尤为重要。使得智慧医疗真正成为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一项惠民工程。

新闻快讯
部分采购单位名录

  • 河北省人民医院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河北省第五医院(儿童医院)
    河北省中医院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
    石家庄市第二医院
    石家庄市第三医院
    石家庄市第四医院
    石家庄第五医院
    石家庄市第六医院
    石家庄市第七医院(石家庄市职业病防治院)
    石家庄第八医院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河北省友爱医院
    石家庄友谊烧伤医院
    河北省胸科医院
    河北省妇幼保健中心
    石家庄市交通医院
    南和中医院
    华药医院(石家庄心脑血管病医院)
    石家庄风湿病医院
    石家庄民生中医院
    河北省口腔医院
    石家庄微创外科医院
    石家庄糖尿病医院
    乐心医院
    石家庄现代中医血液肾病医院
    石家庄长城医院
    石家庄平安医院
    石家庄市政医院
    脑瘫康复中心
    石家庄傅山医院
    华光肿瘤医院
    石家庄蓝天医院
    北方医学研究院(长征医院)
    河北现代女子医院
    河北石家庄平安医学院
    石家庄男科医院
    石家庄市中医院
    石家庄中心医院
    人民解放军第四六七医院
    石家庄市北方医院
    河北优抚医院
    河北医科大学以岭医院
    石家庄市光明眼科医院
    河北中医肝病医院
    石家庄太行医院
    解放军256肝病医院
    石家庄市同济医院
    石家庄中加友好医院
    河北蕴育医院
    石家庄民生中医院
    石家庄再障医院
    石家庄联谊医院
    石家庄市石岗医院
    石家庄岐黄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省红十字基金会医院)
    石家庄凤凰医院
    河北医大附属铁路中心医院
    石家庄冀兴医院(类风湿病医院)
    长安区医院
    华敏医院
    河北红十字会博爱医院
    河北省武警医院
    解放军第260医院
    河北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
    石家庄市市政建设总公司职工医院
    石家庄市第二棉纺织厂职工医院
    石家庄市供水总公司职工医院
    河北师范大学职工医院
    石家庄铁道学院医院
    石家庄永安医院
    河北省肢残康复中心
    河北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
    河北红十字石家庄中西医结合医院
    石家庄眼科医院(民营)


版权所有@石家庄镇杰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冀ICP备07022944号-2     网站地图    冀公网安备13010402002623号 技术支持:七星网络
首页 电话 联系